一、 過幾天便進入鼠年,一如往年,今年戊子談鼠。鼠雖為常見動物,一看資料卻是千頭萬緒,有不知如何落筆之苦;根據「古老傳說」,戊子之鼠為「倉內之鼠」,即老廣所說「食穀種之鼠」,對「投機事業」來說,並非好時年!
在動物學分類上,鼠屬哺乳類囓齒目(Rodentia)動物,牠們多達一千五百餘種,佔總數約四千種哺乳動物的五分之二。囓齒目動物,英文統稱源自拉丁文 Rodere,其意為「咬」,事實上是,此類動物長有一對門牙(incisors),鋒利尖銳,而且在其有生之年,持續增長,因此必須不斷咬物,這固然是鼠輩什麼都吃的「指定動作」,因此咬之不息;同樣重要的是,若不咬物磨其鋒,門牙便會因為不斷生長(不囓物門牙一年長五吋左右)貫穿上下鄂骨而「封嘴」,最終因無法進食而一命嗚呼。老鼠善囓,最生動的描寫見錢文忠的《玄裝西遊記》(上海書店),下卷三十一講記玄裝(唐三藏)從印度回國,途經于闐(今新疆和田),看到大如刺的金銀毛大老鼠;又聽聞一則傳說,言該地國王為抵抗匈奴入侵,苦於兵員不足,急切中要「拿老鼠來湊,於是焚香祈禱」,老鼠果然幫忙,把敵人的「馬鞍、衣服、弓弦,只要是繩狀的東西都咬斷……」。老鼠自此被供養在廟宇和祠堂……。
牙和齒(tooth),現代人的理解與古人似有不同。明朝李詡的《戒庵老人漫筆》卷七引草木子葉世傑的話:「術家以十二肖記十二辰,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。如鼠無牙、牛無齒……。」大概現在要改為「鼠無齒、牛無牙」才恰可(葉世傑認為「鼠無牙」,也許是引伸《詩經.鄘風.相鼠》「相鼠有齒……」而來)。同條引曾三異《因話錄》,則說十二生肖的動物「……其體皆有虧,鼠無膽……」又「或曰」:「鼠膽在首,非無也。」前說是正確的,rats do not have gall bladders,「無膽鼠輩」顯然是有事實根據的形容詞。
除了有膽無膽之外,大體而言,鼠與人的器官類同,加以體小易麻醉、繁殖極快(母鼠一胎生六至二十二隻小鼠,產後馬上可以交配,母鼠最多年產三百八十一隻小鼠;二月大的老鼠便可生產;老鼠的平均壽命十五個月,人類豢養的老鼠生存期可達五年八個月〔等於人壽二百〕),且其生物性固定,因此「鼠輩」如小鼠(Mouse,成年鼠體長短於五吋)、大鼠(Rat,成年鼠體長五吋以上)、倉鼠(Hamster,又稱利亞金鼠;一八三九年由英國動物學家發現,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色列希伯萊大學成功培育)、沙鼠(Gerbil,原產蒙古,一九三五年日本科學家在鴨綠江發現)、豚鼠(Guinea Pig,又稱為荷蘭豬和天竺鼠,料古人以為來自荷蘭及印度,因名;十六世紀由歐洲水手從圭亞那帶回,十八世紀成為英國人的寵物)及兔子(Rabbit),成為最佳的實驗品。
二、 在眾多實驗鼠中,在近萬年前已為南美印加族人(Incas)豢養的豚鼠最為「大眾化」,何以牠有個很易誤導讀者的英文名?一說在其原產地為南美法屬圭亞那(Guiana),土人稱之為「小豬」,以這種長頭圓頸厚背短尾小動物體型及叫聲與豬相似,如今南美人仍稱之為 cuy 或 cavy (小豬),科學家才稱guinea pig,非常明顯,英文 guinea 為法文 guiana 的訛誤;至於何以稱「豬」,上述的解說並非「共識」。
顧小培博士二○○七年三月二十八日「康和健」欄的〈心衰竭〉,提及以「鼠輩」為實驗品的種切:「在做藥物研究的過程中,免不了要將一些尚屬『概念』的藥,在動物身上先作測試,待測試證實無礙,才加諸人體,開始做所謂『臨床實驗』。一般可供測試的動物,包括小鼠、大鼠、兔子、狗、小豬、羊和猴子;其中最常用的是小鼠。原因是牠們的體積小,相應耗用的藥量也可維持在低水平,無形中減輕了研發成本。須知做藥物研究十分昂貴,單是實驗用的動物,所耗已是不菲。縱是小鼠,也不是隨便拈來即可,用的全須是純種,而且各有獨特之處,適用於不同的測試。有一種叫C57BI╱6的小鼠,是專門用來研究抗炎藥的,售價是二十美元一隻。貴一些的,例如裸鼠(Nude Mice),以其全身光禿禿、沒有一根毛而得名,是測試抗癌藥的好幫手,售價要五十美元一隻。」 豚鼠十六世紀傳入歐洲後,或為食物或為寵物,至一八九五年,成立於一八八七年的美國麻省克拉克大學,首先利用牠作「動物生理學」研究,百餘年後,豚鼠已成為世界的實驗室的「寵兒」,比其他「可測試動物」更受歡迎;其作為美食—如今仍為南美尤其是秘魯人的主要肉食—的「功能」已在「高度文明社會」淡出,其作為寵物地位則方興未艾,巴隆氏出版社二○○○年還出過一本《訓練你的寵物鼠》(《Training Your Pet Rat》),圖文並茂,白色和褐色小鼠十分「趣怪」可愛;美國的「老鼠俱樂部」、「老鼠鑑賞家」(Rat & Mouse Fanciers for Excellence)及「美國奇珍鼠協會」(American Fancy Rat & Mouse Association)共有約五十萬會員,可見飼養寵物鼠之風之盛,相關行業因此是一門大生意。
作為實驗品,豚鼠必須符合嚴格的生標準,因此要在無菌無毒無污染環境下培養,因為帶有任何病毒、病菌和寄生蟲等,都會影響研究結果。在這種前提下,令「試驗鼠工業」大興,以美國為例,傑克遜實驗室(Jackson Laboratries)和查理士河(Charles River)實驗室均為年營業額四、五億美元的企業,而它們的主要產品是徇客戶要求培育不同特徵的豚鼠(及其他鼠類)。傑克遜公司擁有近三千種落鼠類基因,為六十三國的一萬二千餘家實驗室提供豚鼠;查理士河則專攻生物及藥物研究用實驗豚鼠……。
培育豚鼠供科學實驗,等於「漠視鼠類生存權」,保護動物權益人士當然不能容忍,我們因此經常看到示威者在實驗室門前抗議的新聞,二○○五年八月甚至迫使位於英國 Stafforshiie的豚鼠培育公司達利橡樹農場(Darley Oaks Farm)宣布結束有關業務,「改種農作物」。吉鼠在倉 食有餘糧.六之一
<<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