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 偉 康 (13/01/2009): 新會計準則帶來生機

港股昨日顯著下跌,13,855點成為重要的支持,如果失守,恒指極有機會下試12,000點關口。不過必須留心失守的定義應以收市價計算,如果只是即市 失守,收市卻能收復所有失地,那麼這只可以視為假跌穿。不過截至昨日為止,筆者仍然相信大市仍有上升的能力,劇情應該是至少再上試多一次15,800點才 完成今次的升勢。

匯控業績或現驚喜

當然,由於內銀股的解禁問題仍沒有解決的方案,所以投資氣氛將難免受到影響,不過有一點值得安慰的是,之前六行的H股,除了中行(3988)外,全都比A 股有明顯的溢價,但到了昨日,除了交行(3328)及招行(3968)外,全都再度出現折讓的情況,所以如果中央真的協助解決外資沽售內銀股的問題,那麼 現在的條件明顯較早前有利。

昨日提到匯控(0005)沒有集資的壓力,主要原因是全球的財資市場,明顯沒有去年年底般嚴峻。或者單是參考CDS市場的表現,欠缺說服力,但昨日閱一篇 報道指摩根士丹利正考慮收購花旗集團的證券業務時,感覺這或許更可以印證全球財資市場的壓力,的確正在紓緩,因為摩根士丹利在去年亦被傳出現財政問題。

對於匯控,昨日還有另一個問題未解開,就是3月份公布的業績,會否有令人驚喜的表現?當然,筆者不是亂猜,而是德意志銀行於去年10月公布的季度業績,帶來了一點啟示。

德意志銀行2008年第三季度可以錄得實現盈利的主要原因,並非該行有任何獨特的表現,而是因為該行在該季度按照了新的會計準則,對資產進行了重新歸類, 因而增加了一筆特殊利潤。不過,若非新會計準則影響了資產減值的計算,德意志銀行的減值仍會高達20億歐元,該季度仍會錄得虧損。

當然,大家可能會覺得又是會計把戲,所以不應對新會計準則太過重視,同時亦應該繼續為這些金融機構的問題,加以防範。理論上筆者亦十分反對透過會計上的調 撥安排,去粉飾業績,因為這是拖長問題,但最終仍是要解決。不過,如果大家知道新的會計準則為何時,大家的想法又可能不同。

借計數誤差唔認輸

去年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(IASB)對國際財務報告作出修訂,容許企業對不屬於衍生工具的部分金融工具重新分類,有關金融資產改為長期投資後,無需進入當 期的財務損益表。這個安排看似不合情理,因為這似乎容易企業處理投資時可以「不認輸」,但如果最終該投資產品的價格無法回升,最終企業仍然是要賠上損失, 這只會為日後的業績,帶來不明朗的因素。

當然,如果這個準則應用在資產價值遠高於合理價值時,危險度相當大,不過應用在現時,由於不少資產價格較合理價值為低,所以企業如果可以避開以市價入帳,改為將資產當作長線投資,這反而可以令業績的波動性降低。

由於匯控已於去年第三季採用新的會計準則,所以有報道指匯控已將130億美元的合資格資產重新分類,其中包括63億美元履約的銀團貸款資產,所以去年第三 季匯控的除稅前利潤,將會因而減少8.35億美元的虧損金額,如果真的如此,匯控的2008年業績,可能真的會為市場帶來驚喜,亦解釋了為何匯控突然少了 集資的壓力。

<<轉載自新報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