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10月初,筆者寫了題為《肉價與電價》的文章。昨日,市傳山東的電價有上調,雖然是針對企業加價,但由於昨日公布的內地通脹率下跌,又引發出對肉價與電價的考慮。
CPI下降速度料緩慢
中國5月CPI同比上漲7.7%,雖然有所回落,但仍遠高於國家4.8%的目標。花旗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接受《經濟通通訊社》查詢時表示,由於基數效應,食品價格升幅將放緩,預計整體通脹水平也將隨之回落,即使出現反彈,再創新高的機會也不大。
他表示,現在問題的關鍵在於CPI下降的速度,這將主要取決於非食品價格的漲幅,5月已經升至1.7%,預計下半年最高將升至3%,這將限制CPI下降的速度。此外,還有其他因素可能導致CPI的上升,如美元的反彈和開放成品油價格等,因此預計全年CPI為7.4%。
他還表示,CPI的回落將放慢政策出台的速度,其中存款準備金率上升至17.5%後,再上調的空間已經不大,最多約1個百分點;加息的可能性也不大,但這要取決於CPI能否繼續下降,而這存在如上所述的變數。
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師陶冬接受《經濟通通訊社》查詢時表示,作為本輪通脹最重要的因素——糧食價格上漲的最壞時間已經過去。由於基數效應,使得糧價升幅放緩,因此預計CPI將持續回落,不過回落速度將非常緩慢。同時,不排除由於工資上漲引發新一輪的通脹。
此外,昨天公布的PPI數據又創超過3年新高,他認為這顯示通脹壓力將長期存在。
這次CPI的下降,是可以預計到的。筆者於去年10月2日見報的文章便有如下看法︰
本文的標題是《肉價與電價》,關係又怎來?政府知道豬肉長貴是不成,故今時對養母豬的豬農,每頭母豬先補貼100元,再幫豬農每頭母豬買保險(是68 元保費,由國家付),免費注射疫苗,鄉村幹部亦不能以豬屎臭而不許養豬。結果明顯,今時豬農再大力養豬。母豬要3個月懷孕,豬仔要養8個月才夠秤去賣。以 去年(2007年)8月行這政策計,到2008年7月,新豬將源源上場,當我們報紙頭條仍是豬肉價貴時,中國當局或要擔心明年之後,中國豬肉會供應太多。
豬肉供應多了,食品價可望跌,屆時電價是否可以加了?過去數年,電力廠曾因煤價升,發電成本貴了而要求加價,但中央不批,相信是怕市民負擔不來。當肉價不再貴時,電費是否可以加些了?
在「三江論壇2007」的會議中,筆者曾與姚景源先生交換意見,啟發了筆者寫此文章。姚氏是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及新聞發言人,不是股票師,他沒有給答案,但就引起筆者無限遐想,農村經濟好,可考慮公路股、電訊股;豬肉價平,又是否可考慮電力股、石化股了?
肉價有望夏天回落
這個今年7月豬肉供應會多的看法,會受到年初雪災,四川地震所影響。湖南及四川是養豬大省,1、2月的雪災,正是豬仔出世不久,如果豬農保溫不夠,怕 不少豬仔會凍死,可以拖慢了豬肉7月大量上市期。另外四川地震亦可以使四川豬生產出現問題。不過今時地震是在四川山區,不是成都平原,豬產量未必太集中於 災區。但無論如何,去年中國政府的促養豬政策,應使肉價開始於今年7、8月起有較大幅回下。
此中說明一個重要問題,佛利民所說的通脹都是貨幣問題這個理論不一定對。對於金融泡沫,如越南股市、美國樓市、期油炒賣,確是貨幣問題,一加息,是可 以壓到這些金融泡沫通脹。但像豬肉價格,加息/減息都不會對豬肉供應與豬肉需求有所影響時,加息是不管用,所以中國不是用加息來減少國人食肉,而是要補貼 與保險來提高豬肉供應。供求平衡了,豬肉價便回下。
石油價格涉及兩個層面,一個是實際需求多了,供應供不上。這不能靠加息去減少石油需求或提升石油供應,但加息或其他行政手段就一定可以遏止炒賣,使期油炒賣價不會這麼嚇人。這方面美國或許要向中國請教了,為甚麼?下周一續。
<<轉載自投資理財周刊>>